
				木餐具比陶瓷餐具更柔韌,不用上釉而有獨特的木紋。
但很多木餐具都不能載熱食或湯汁,在清洗後變得毛糙甚或發霉,最後成為華而不實的裝飾品。
白犬工坊專注於造出【華實相稱的木餐具】,令每一件木餐具都能載熱食和湯汁。
而且我們提供復修服務,讓你能每天都安心使用。
我們同時會了解使用者的飲食習慣,如飯量、用餐速度、手的大細、品酒或是泡茶,造出具不同細節的木餐具。
白犬工坊,要做【香港最好的木餐具】。
            

  
直口飯碗
 
碗口:   直身
碗腹:   曲腹
厚薄:   較厚
用途:   盛飯用
直口飯碗為最經典的飯碗形狀,碗形亦是最貼緊大部份人的手形。

  丸型碗
 
碗口:   斂口
碗腹:   鼓腹
厚薄:   較厚
用途:   盛飯用
由於碗口是向內斂的緣故,使碗內食物的降溫速度減慢,保溫性強。

  鹿台碗
 
碗口:   直口
碗腹:   曲腹
厚薄:   較厚
用途:   盛飯用
最悠遠的合鹿碗來自於元祿年間,在石川縣由柳田村的合鹿地區中製造出來。因從前沒有餐桌用餐文化,飯碗直接放在地板上,所以有高碗足設計。

  缽
 
碗口:   直口
碗腹:   曲腹
厚薄:   較厚
用途:   盛飯/麵食用
又稱平底碗,常見於東漢至唐代,容量較大,除了可盛飯,也適合用拌麵。後來演變為佛教僧人的食器,也可作研磨草藥的器具。

  直口墩子碗
 
碗口:   直口
碗腹:   上直腹,下內收
厚薄:   較厚
用途:   盛飯用
墩子本指厚而大的一整塊木頭,給人厚實安心的感覺。墩子碗是明代常見器型,容量較大。

  駒形碗
 
碗口:   撇口
碗腹:   折腹弧形
厚薄:   較薄
用途:   熱湯用
駒形碗,又稱撇口折腹碗,本指日本將棋倒轉時呈五角形的形狀。除具觀賞性外,手指能放弧形位置,增加穩定性。

  斗笠碗
 
碗口:   敞口
碗腹:   斜直腹
厚薄:   較薄
用途:   熱湯用/品酒
因倒置過來形似斗笠而稱得名。敞口的碗口既加快散熱,更有助散發酒或湯的香氣,薄身的碗口更適合直接捧起喂湯或酒。

  
撇口碗
 
碗口:   撇口
碗腹:   曲腹
厚薄:   較薄
用途:   盛飯用
撇口碗最早於唐代中期出現,其口腹向外斜出,像喇叭口一樣外撇而得其名。除具觀賞性外,單手拿碗時手指能扣於撇口下,增加穩定性。

  
束口碗
 
碗口:   束口
碗腹:   曲腹
厚薄:   較薄
用途:   熱湯用/品茶
於碗口邊沿以下約1厘米,會有一圈向內束成內陷的凹槽,俗稱為「注水線」。其「注水線」可防以盛湯時湯汁向外濺,亦可防打茶泡時茶湯溢出。


	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


